中国资本崛起:对东盟制造业格局的影响

Posted by Written by Arendse Huld
Subscribe to ASEAN Briefing
可用语言

随着亚洲供应链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演变,关于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讨论日益深入。虽然这些讨论通常集中于外国企业为了追求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从中国迁移至东南亚,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重点是中国企业在这一趋势中获得的巨大增长。

由于国内工资和运营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重心转向东盟国家的制造业。这一愈发明显且快速的变化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即中国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大转移。

而作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正迅速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其对制造业领域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更好地理解这动态发展的关系,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在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ODI)以及其在该地区制造业各领域的发展。

中国对东盟的ODI概况

中国是东盟国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美国。2023年,中国对东盟的FDI总额达到251.2亿美元。

根据《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这一金额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2%,以及对亚洲投资流量的17.7%。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东盟的ODI存量达到1756.2亿美元,占总存量的5.9%,以及亚洲投资存量的8.7%。

到2023年底,中国已在东盟设立了超过7400家直接投资企业,雇佣了超过72万名外国员工。

截至2023年,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已超过3800亿美元。

新加坡历来是中国在东盟ODI的最大接收国,也是全球范围内中国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2023年,中国对新加坡的ODI总额约为131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ODI总额的52.1%。

在ODI存量方面,新加坡的占比从2022年的47%上升至2023年的49.2%。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稳居第二,占15%。越南则以7.7%的份额上升至第三位,超过了马来西亚。

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的ODI

制造业占据了中国对东盟ODI的最大份额。2023年,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的ODI总额达到91.5亿美元,占对该地区ODI总流量的36.4%。与此同时,制造业ODI存量达到568.6亿美元,占总存量的32.4%。

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的ODI较去年同比增长11.4%,这一趋势与过去十年的发展一致。2013年至2022年间,中国在东盟制造业的ODI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1.3%。制造业在2016年超过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成为中国投资总存量最多的目标领域。

根据《统计公报》,中国对制造业投资主要流向了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新加坡。

虽然尚无关于中国对东盟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资的完整数据,但近年来的发展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拓展在东盟国家的布局。

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设立了生产工厂,同时也对当地的新能源汽车和汽车企业进行了投资。

2022年,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宣布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矿业公司ANTAM成立价值59亿美元的合资企业,合作领域涵盖镍矿开采与加工、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及回收能力建设。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镍矿资源,这是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2023年初,有消息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在越南建设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用于生产部件并运往泰国的另一座工厂。

同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宣布将向马来西亚的国民汽车品牌宝腾投资100亿美元,包括建设宝腾的新总部。之后,吉利和宝腾还透露正在考虑在泰国设立新能源汽车工厂。

中国企业对东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趣不仅仅是将其作为工厂设立地,还将其视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虽然东盟的汽车市场长期以来主要由日本品牌主导,但中国品牌,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快速追赶。

例如,根据泰王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官方发布,2023年泰国销量前五的纯电动车型中,有四款为中国品牌,分别由比亚迪、哪吒、上汽名爵和长城汽车生产。

除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东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中国的投资形式包括建立太阳能板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工厂,以及推动区域可再生能源能力发展的重大项目。

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生产国,中国还拥有大量稀土金属储备,这些金属是上述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同时,尽管许多东盟国家在可使用再生能源方面潜力巨大,但大多数尚未完全被发掘。

因此,中国能源企业在填补这一空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多个国家甚至在积极寻求中国投资。

近几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在东盟宣布了多项重大交易和项目,不断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例如,中国光伏制造商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长期设有制造设施,近期又将业务扩展至越南。

2023年1月,在菲律宾宣布取消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后,九家中国能源公司承诺向菲律宾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共计137.6亿美元,覆盖太阳能、风能和储能领域。

同年4月,中国电建集团宣布完成越南南部一座容量为350兆瓦的风电场建设,这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离岸风电项目。

10月,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建设一座太阳能板工厂,总投资额达3.8亿美元。

[portal-ads country="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