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修订失业保障计划:雇主需关注的关键要点

Posted by Written by Giulia Interesse
Subscribe to ASEAN Briefing
可用语言

印度尼西亚政府依据2025年第6号政府条例(PP No. 6 Tahun 2025),对失业保障计划(Jaminan Kehilangan Pekerjaan,简称 JKP)进行了关键性修订。自2025年2月7日起生效的调整内容包括:为被解雇员工提供相当于其工资60%的经济支持,最长覆盖期限为六个月。这一修订简化了原有的多层级补偿体系,同时显著降低了雇主在合规方面的操作复杂性。

由印尼就业保障局(BPJS Ketenagakerjaan)负责执行的此项改革,旨在通过为失业工人提供支持以应对经济压力时期的需求,同时兼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此外,该政策还对在印尼运营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责任要求,并涉及相应的成本调整。

依据2021年第37号总统条例实施的原失业保障计划计划,采用递减式补贴模式,具体为:前三个自然月提供工资的45%,随后三个自然月提供工资的25%。修订后的政策调整为单一等级结构,即在连续六个月内每月发放相当于工资60%的补贴。然而,补贴金额设有上限,以最高工资基准500万印尼卢比(约合302美元)计算,每月补贴上限为300万印尼卢比(约合181美元)。

此项调整有助于加速援助资金的发放,并简化福利金额的计算流程。然而,设定的收入上限可能对高收入群体的援助额度产生一定限制。

降低雇主缴费比例

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雇主为员工的就业保障基金的缴费比例已从员工月工资的0.46%下调至0.36%。这一政策调整预计将有效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体现更为显著。

破产程序中的权益保护机制

2025年第6号政府条例新增第39A条,明确规定即便雇主陷入破产状况,被解雇的员工仍可继续享有失业保障计划(JKP)的权益。在此情形下,印尼就业保障局(BPJS Ketenagakerjaan)将负责持续直接发放相关福利。然而,雇主仍需依法承担未缴纳款项及相应罚款的法律责任。

理赔申请流程与资格取消标准

为领取救济金,劳动者需在雇佣关系终止之日起六个月内提交申请。若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已重新就业或不幸去世,则将被取消领取资格。本计划实行两阶段支付机制:第一阶段于首月发放初始款项,第二阶段则根据持续失业状态,在剩余期限内按月发放后续款项。

对雇主的影响

修订后的失业保障计划兼顾了救济与责任的落实。雇主虽可因工资税负担的减轻而获益,但也需确保按时足额缴纳费用并提交相关文件,以充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500万印尼卢比的工资上限有效控制了解雇高薪员工所产生的成本。然而,企业仍需充分考虑在重组或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潜在法律责任。

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在印度尼西亚运营的外国企业而言,修订后的失业保障计划的框架进一步强调了与日益变化的劳动政策保持同步的重要性。除确保合规外,通过主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例如制定裁员计划、构建离职补偿方案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缴款机制,可有效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与声誉损害。

尽管修订后的计划简化了管理流程,并引入了更具可预测性的支付模式,但也反映出在裁员或破产情形下,对雇主责任的监管将趋于严格。

结论:顺应劳动政策的发展趋势

印尼对失业保障计划的修订体现了政府在经济逆风中致力于稳定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努力。对于企业与投资者而言,积极应对这些政策调整具有关键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履行合规义务,更能彰显负责任雇主的社会形象,从而增强其公信力与长期竞争力。